看完《微型计算机》30周年特刊,无数回忆喷涌而出。为了这份情结,偷偷摸摸的用手机的灯光看完《微型计算机》30周年这一本,怕错过这一丝灵感,和难得的空闲,大半夜爬起来,在深圳这十几度的冬天里,披一条浴巾,坐在阳台上坚持写出下面的文字。
虽然我比较年轻,但要说和电脑打交道,我还算是比较有经验的。时势造英雄,有时候真的幻想,如果自己提前了十五年,我95年本科毕业,而同样会有下面这些成长经历,会是什么样子呢?
初识电脑
1997年暑假,我第一次接触电脑。是在婊哥的培训机构,主要做办公技能的培训。当时我才小学四年级,当时对这个家伙也不了解。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在他那里还没有Windows这个概念,他的电脑全部都是DOS,我是完全搞不懂的。但我开始只学会了一点:“要想学用电脑,必须先学会打字。”于是我就在那时候,对电脑还没什么概念的情况下,先学习了五笔(这就是为什么至今我都不太会用拼音打字,而五笔那么熟练,对键盘要求那么高的原因),在那个很原始的WPS上开始录入文字。与电脑的初识就这样开始了。直到07年,我的电脑上还保留有软驱,家里还有一堆曾经的软盘。
全面结缘
转眼到了1998年暑假,我又在表哥那里泡了一假期,与前一年的变化非常大:
电脑显的更加亲切,因为有了Windows,有了鼠标;
开始接触了电脑游戏:在我头脑中,电脑第一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画面,就是仙剑奇侠传一,酒剑仙带着李逍遥等人坐着葫芦飞的样子,仙剑情结呀~~;
有了多媒体电脑的概念:因为店里有一台电脑每天循环的播放着以下几个MV:喜欢你、光辉岁月、单身情歌、蒙娜丽沙的眼泪、我是女生;这个电脑开始有光驱,可以看电影(第一部电影:唐伯虎点秋香);也是在这年夏天,我开始接触流行音乐,知道了周星驰;
开始了我的DIY之路:因为表哥那里有个仓库,有很多配件,有很多的游戏光盘,晚上没事的时候,就会拿出一堆配件,也不用机箱,摊在一个大工作台上,用线连起来玩游戏,从现在看来,这也是个比较疯狂的DIY玩法,直到2010年毕业来到深圳,由于机箱过于笨重没有带过来,我又一次不用机箱,摆地摊式的用了两三个月的电脑,依稀有当年的感受。
也是在这一年,我有了第一台自己的电脑,详细配置实在是不记得了,只记得有2G的硬盘,32M的内存,1M的显存,当时觉得非常高档(当时家里开街机游戏厅、台球厅,老爸又给我个人配了台电脑,羡煞十里八村的小朋友啊)。
世纪之交时,正是我国网络飞速发展的几年,可是由于我刚好是小升初,学习压力大,家里条件也有限,没有赶上。98至03年暑假之间,我都是处于孤岛时期。但在这期间,全套电脑大换过一次,形成了我早期的DIY思维,这期间,也有无数的软件与游戏,给我带来不可磨灭的印象。其中最不能忘的就是金山,97年用WPS的时候,还不知道金山为何物,但在这期间,WPS,金山游侠,金山画王,金山解霸、金山快译,金山打字通等等软件,几乎占据了我的电脑(当时我有一张光盘,里面一共有二十来个金山的软件,涉及各个方面),还有金山西山居工作室出品的剑侠情缘系列游戏,让我一追随着玩到今天,偶尔还会登陆上去看看热闹。其间还有许多游戏的陪伴,最经典的几个肯定是:仙剑奇侠传,红色警戒,星际争霸。直到现在,唯有仙剑奇侠传和剑侠情缘这两个系列的游戏,能够让我有所期待,也愿意花钱,愿意坐下来好好玩玩。
结缘网络
03年,我开始接触了网络,开始有了自己的QQ号,不久后又开始了网游生涯——《剑侠情缘网络版》,这时候,我确定了我的非正式用名:天鬼皇,后来又将其译为Ghost作为英文名。
从03至06年这一段,是高中生活,能接电脑的时间很少,极少的时间就是去网吧,开着QQ,玩着《剑侠》,其间还结识了一位关系一直非常不错的朋友,虽然我们从未真正做过一天同学,但却比同学还近的同学,而这段时间,更是奠定了电脑及网络在我心里的地位,让我开始感觉到网络可以改变世界。
06年夏天,是我被一次被批准,光明正大的走进网吧,那就是奉命去查我的高考成绩和录取信息(我们那边是先报志愿,然后考试,不要奇怪),631分,全省2600左右的名次,很顺利的走进了吉林大学。
全面成长
我要万分的感谢我的大学,虽然我的专业课很少去听,虽然我的成绩很差,但丝毫不影响这几年给我带来的无价的财富,因为我有一个非常好的环境,不酗酒,不吸烟,外面的各种乱像几乎只出现在我们的网页上。而我们,是一群爱折腾的老玩家,其中居然有人从512M的硬盘起家的,佩服;还有从小家境好的,居然从小就可以玩到VOODOO这种神器;还有动手能力强的引领MOD潮流,将DIY从一种方案提升为一种玩法,一种理念;还有技术控引领我们学习MCSE,CCNA,网络工程等IT领域的专业技术。大学期间,电脑报、微型计算机,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杂志。在这四年里,可以说是我与电脑最火热的四年,我将这几年的收获简单总结一下:
lDIY的深入理解。在我们这里,DIY不止是一种采购电脑的方案、不止是一种玩法,这些年的积累后,DIY在我脑中早已是一种思维习惯,一种适用于工作、生活等等各方面的,善于探索与发现的思维习惯;
让我接触到了大量的硬件产品,极大的扩展了我在PC硬件方面的视野。这些经典产品,你还记得多少:
鼠标:M215、G1、G3、G500、G700、G9、MX518、MX Revolution、金环蛇、蝰蛇、铜斑蛇、曼巴眼镜蛇;
键盘:DELL8115、DELL8135、MS人体工程学2000、MS人体工程学4000、黑腹狼蛛、Cherry G80-3000;
耳机:SQ5、MX360、MX760、PX100、PX200-II、HD515、IE8;
这东西的品味要慢慢培养,跨度太大是体会不到其中乐趣的,所以我很不喜欢有人直接的评价今天的我为暴发户、不差钱等等,这是条很辛苦的路。
对企业中的IT应用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。我们的疯狂在于不只是一群简单的玩家,我们还有人去学习MCSE、CCNA等,会有人买RAID卡来玩,我也曾经在大三至大四的时候,去乙方给建设银行做网络项目。这些经历,让我意识到当IT进入到大型环境的时候,会有更大的价值,也有更多的可玩性,这在我后来的方向选择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。
跳出PC
毕业后,我一腔热血的想为PC做点什么,选择神舟的理由很简单:一、以我的实力很难进入其他品牌;二、对于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,我只相信自己的实验结果,深圳是个颇受争议的城市,我需要亲自感受。
虽然与神舟打交道只有16个月,但其间的经历还算丰富,让我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观察PC的市场。
销售—六个月:这半年其实是我在实习阶段全凭自意愿争取来的职位。很荣幸,凭借我的积累以及其他店员的照顾,我连续几个月的Top sales。但同时,也让我发现,我们PC卖场从业人员的素养还需要很大的提升(有兴趣的去关注中关村这几年的情况);
采购—四个月:这段经历,让我从成本方面了解了PC行业的竞争,真让人心痛,当大家的价格战打到焦灼的时候,便将压力转嫁给采购,于是各种低质低价产品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大。举个小例子,笔记本的金属外壳本来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内部配件,很多Thinkpad产品采用比较结实的金属外壳,然后在金属上喷涂质感很棒的橡胶漆;可是很多打价格战的产品,弄一个很脆弱的ABS外壳,外面弄薄薄一层铝,然后美其名曰“金属外壳”。
生产—四个月:最恐怖,但同时也是我头脑最轻闲的四个月,每天只是在产线上重复的机械活动,头脑可以自由飞翔。在这里,我真切的体会到中国最大的优势在于廉价的劳动力,不止是廉价的工人多,就算是国家辛辛苦苦培训的大学生,管你是什么985院校!管你是什么专业!管你有什么能力!管他三令五申的说不许压学位证毕业证!每年都有几百人把学位证毕业证压在这里,拿着工人的待遇去工厂为民族品牌的明天而努力。
一流企业卖标准,二流企业卖品牌,三流企业卖产品。而我发现,在PC这一行业,想做好三流都越来越难了。
关务—两个月:这是我在工作上完全空闲的两个月。但却无意间知道了PC产业中更让人无耐的事情。
经过这一年多的观察,可以说PC让我很无耐,当然很多媒体也都在讨论这一行出路的问题,认可度比较高的应该是向高端化、个性化等发展。当然我也有所了解,深圳有一个品牌叫“九五堂”,一直打着DIY2.0的招牌,做高端个性化的PC,我曾经非常频繁的光顾这个店,还与一位店长在私下成了较好的朋友。可惜的是,在我离开神舟不久后,“九五堂”开始转型,离开了这一战场,原因很简单:巨额的投入与有限的产出很难有健康的发展。
以我的观点,我觉得这个趋势没有错,“九五堂”做的也很好,怎耐螳臂当车,力不从心呀!可话又说回来,就算那些一线大品牌加速在这方面的发展,真的会有效果吗?我并不看好,因为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投入多少钱,研发多少个性化产品就能解决的问题,最大阻力在于我国广大群众这种“玩家”玩化与“玩家”意识的缺乏,以及力不从心的经济条件。
经历了这么多,我还能对PC有多大的指望呢?当时真的有那么一阵子的迷茫……
拨云见日
在短暂的迷茫后,我很快的想到,个人电脑越来越难,可是企业的不同啊,IT在企业中的价值可是越来越大,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,企业对IT的需求一定是越来越多的。
所以在离开神舟的几个月,报名学习MCITP,自学CCNA,关注IT的企业应用,一心想去做个好的IT技术人员。耐何零经验,零基础,专业不对口,不是应届生,经历了几次不是很成功的面试后,很意外的加入了我曾参加MCITP的培训机构……
重装上阵
在企业IT咨询服务这条路上,虽然走的很辛苦,但非常充实。成效也较可观。我会继续走下去,并与关心我的朋友们分享路上的每一份收获……
以上是我这么多年来成长的流水帐,如果有朋友能支持看下来,那么我非常感激,还请百忙之中留个名。因为在这看似繁杂的流水帐下,心路历程的成长更具参考价值。后续会有更新,届时将会与您分享,谢谢。
本文出自 “天鬼皇” 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