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 路由器设置 > 新闻资讯 >

告诉我:我是谁?

2013-10-29 23:43 浏览:

    人和人是不能比的。有的人谈笑之间功成名就,事业顺风顺水,甚至富贵逼人;有的人则一个失败紧接着一个失败,逆风飞扬那只是神话,越努力越倒退才是现实。

  人和人又是可比的。因为,他们可能都在孜孜不倦地工作、为生活四处奔走呼号、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,经历着世界的是是非非。

  同样的付出,收获却千差万别。人们一直很迷惑,这究竟是为什么?聪明人很多,相信答案更多。但究其根本,绝大多数情况下,问题是出在——人们不知道自己是谁。

 

  网络民意评选,谁是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?答案揭晓:传达室看门的老大爷。因为他每天都在追问哲学三大命题:你是谁?从哪里来?到哪里去?

  任何一个人,只要还活着,时时刻刻都面临着这样的哲学追问,当然提问者不是门房大爷,而是他自己。这种追问常常以“自我定位”等名目出现在世人面前,而在哲学语言中,它说的就是“人啊,认识你自己”,其本质就是人的自我认识问题。

 

  想当年,孔夫子说: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。意思就是: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,三十岁就做事合于礼,四十岁能通达事理,遇事不迷惑,五十岁就明白了有些事不能为人力所支配,六十岁时可以听得进不同的意见,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出规矩。

  对于孔夫子来说,这话一点儿没错。然而,当后世人纷纷从十岁就“志于学”,试图在八十岁“从心所欲,不逾矩”时,问题就来了。孔子“十有五而志于学”是出于他的自我认识,而你不是孔子。完全按照孔子这番心得修炼的话,你基本上修炼不出孔圣人,反倒有很大可能修炼成孔乙己。

 

  在这一方面,古人吃过不少亏,教训留下不少,因此我们很有些认识,很有些进步,但是,对此不能高估,正确评价应该是:有些浑浑噩噩的认识,有些稀里糊涂的进步。这不是信口开河,而是实话实说:

 

  当年高中毕业报考大学,许多人都是昏头昏脑,全家人核计来核计去,还是全无感觉,最后赌博似的报了一个专业。当年大学毕业寻找工作,许多人依然是昏头昏脑,对该选择哪份工作心中无数,最后只好哪个热门选哪个,或是哪里录用去哪里。这种迷茫、这种困惑,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利,而是大多数人的普遍问题。其实,大多数青年人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,即使所谓“知道”的,往往也不是内心的呼唤,而是环境的威逼利诱。

 

  在中国,每个人从小到大都是一样:都是独生子,同是一种生活经历(从幼儿园到小学、中学、高中),各阶段的学习教材也都雷同,还经过了同一个考试“高考”的验收考核。雷同的过去和现在,让人除了身份证号码,搞不清自己和其他人有何本质差别,当然难以自我认识,当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。

 

  读到这里,大家不要激动,不要跑来问我:老孙,告诉我——我是谁?老孙真的不知道。

 

  “人啊,认识你自己”,这里的奥秘没几个人能参透,参透的都是有信仰的人,有理性的人很难参透,无神论者根本参不透。参不透怎么办?前几天陈丹青说:人生本无意义。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前提,当做基础。按照自己的条件,自己给自己设计意义。无法认识自己,又不想活得稀里糊涂、浑浑噩噩,就要自己做自己的上帝,自己定义自己——我某某某,能做什么、想做什么、怎样去做以及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。

 

  无论真假虚实深浅,你总算知道自己是谁了。有了这个自我之后,你就可以以理性的态度追求更好的生存状态,就可以脚踏实地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标前进了。

 

  那么,具体该怎么做呢?——人啊,修炼你自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