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慨:10年多没见他基本没变,仿佛只是校服换成了西装。我变的很多。
感觉:初中时候一起集邮,一起看碟片,一起买卡口磁带,一起上补习班的日子就在昨天。
感动:两人都能记得对方已经记忆不清的往事。大学互通邮件的鬼扯,互损,吹牛的内容沥沥在目,但是从对方口中说出,仿佛成了电影里面的情节(观众是上帝,同一时间可以看到两个人的当时的想法)。
从儿时的同学,到自己的父母,从家乡的学校,聊到了某人的国产宝马。我不是一个感性的人,但是双方都有孩子的情况下,仿佛回忆过去就是看见了孩子的将来。更多的只是珍惜眼下的生活。
好友已经国外定居,事业有成,第叁个孩子即将出世。业务也遍布北美,欧洲,国内的拓展正在筹划。吃饭,吃的什么已经不再重要,看到两个平行已久的轨道在某点相会,忽然发现,虽然起点一样,可是走向完全不同。不是羡慕,只是感觉经验和经历是人最重要的财富,然而在获得这些经验和经历的时候,胆识和机遇确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。简言之,性格决定命运。
记得10年前来北京考雅思考托福,封闭的学校,我坐车4个小时给他送条香烟,只是他给我打电话说想抽烟,我出于地主的身份,从学校发的56.5每月的饭补里,拿出25块钱买了一条烟。现在想想也是好笑。自己都为当时的我感动。
不知道什么时候起:“不要怨,不要悔” 就成了我做每一次决定时对自己说,给自己打气的座右铭。
确实,从小到大,几乎所有的选择,“考大学”,“考研”,“找工作”,“结婚”,“被塬来的老板挖脚不去”,“被M挖脚去了”,“被M裁员”,"托朋友降薪内推小M",“被猎头骗,降薪跳槽N”,“辞职”,都是没有一点“怨”和“悔”。
但是2的10次方选择,就让你的人生,有了如此的不同,就像好友和我目前的情境。回过头看我的经历,没有错,看他的也没有错。但是多样性的选择,结果就是差异化。幸好我的业余爱好,和偶然的经历,能支撑现在的我继续下去。
不是要抱怨人比人气死人的心态,而是说,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,他会在这个多样性的选择中迷失,并且一次次的推翻自己的选择,否定和怨恨。
回到我的信仰“不要怨,不要悔”:
“不要怨”: 对当前的状况不要抱怨,因为这个是自己选择的结果。
“不要悔”: 不要后悔当初的选择。因为人人都会有错误,有失败,有低落,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样,它一定会存在。
坚信自己的选择,坚持自己的人生多样性,走自己那条路,就够了。
另外珍惜眼前人,珍惜眼前事。经历变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