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 路由器设置 > 新闻资讯 >

【研究课题】高校特殊学生的发现及培养机制研

2014-05-16 23:36 浏览:


根据关于征集2014年省教育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选题的通知,要求推荐选题限制在300字介绍,内容如下:

选题:高校特殊学生的发现及培养机制研究

简要说明:

    特殊学生主要有:A类(有目标,主动学习);B类(无目标,以逃课打游戏等方式度日);C类(认真但学习成绩中等及偏下)。宽松或严格的课堂考勤对学生有不同影响,A类需宽松,B类需严格,C类需单独引导。

    研究目标:利用在线综合考勤平台,及早发现特殊学生,对三类学生做到个性化关怀,因材施教。

    预期成果:学生学习成绩提高10%,学生对大学满意度提高20%。

    研究内容:1)研发在线综合考勤平台,打通教师间对同一班级课堂考勤及管理的藩篱;2)智能化学生抽样考勤算法,及早发现特殊学生并分类;3)在不增加教师工作量下,研究提高教师认识学生比例的方法,研究师生关系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;4)研究特殊学生因材施教方法。 

 

 附自身思考

    目前大家对大学的诟病很多,北京大学郑也夫教授的《吾国教育病理》,揭示了目前中国高校存在的问题,并给出了根本性解决措施。但在目前现状下,无法落地。但教育不能等待体制的改变,学生不能等待学校师资水平的提高,家长不能等待过几年送小孩上大学……即使是对现有教育提出小修小补,也会让部分学生受益,从而利国利民。

    大学新生受高年级在校生的影响(如班主任助理、学生助理、社团与部门学长、乡会会长等),刚进校门就了解到了大学教育的“真谛”:大学学习的内容,到工作中都用不上;应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;部分课程能逃就逃……

    在“枯燥无味被动参与的课堂”与“趣味多样主动参与的社团”之间,大部分大一学生选择了后者,忙得“部门一周要开3次会,周末基本都是社团活动,挤出一点时间做作业”,拼命扩展自己大学人脉,扩大人际圈。

    部分学生过着“大一忙部门,大二茫目标,大三回头看,毕业在眼前”,看着周围的同学一个个在朝着目标奋发,而自己却找不准自身定位:专业课,由于前面落下太多基础课,听不懂;打游戏,想想父母赚钱不容易,也只有将就着。虽然最终能够拿到一纸学位证,但在740万就业大军中没有任何就业优势。

    高校为了破解大家逃课,提高学生培养质量,出台了严格的考勤管理办法及考试办法,但凡是利器,必有杀伤。原来茫然的同学,也必须到教室了;原来有自主学习的,也被迫到了教室(要拿学位证);原来就在那里“听”课的学生,还是继续坐着……校车准点奔驰,老师准点离校,大国空巢,大校无师。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,流水线下的生产方式,注定不会有高品质的产品。    

    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,大学生茫然(特别是海洋大学,被人戏称为“广东娱乐大学”),主要有以下原因:

(1)高年级学长的错误引导

    在自身没有工作经历的情况下,让大一新生对专业、对学校、对学习有一个错误的认识。一代传一代,一代错误引导一代。而且是在关心的名义下让学弟学妹走入歧途。

(2)社团部门的时间侵蚀

    某学生在整个海滨校区,既然找不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学习Java编程(见博文寻找大学目标及行动步骤——记ITAEM团队第二期宣讲会(2014.05.14)),老师计划对社团活动的利弊做一个较为深刻的调查,希望真正了解:大一、大二学生在社团中真正提高了哪些能力?花费了多少时间?对比未加入社团的学生,有哪些优势与劣势?以量化的数据来考察,来帮助大一学生做出自己的选择。(欢迎有兴趣的同学和老师联系,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培育-社会调查类,立足学生的疑惑,给予量化数据以引导学生做出自身思考)

    CFuture团队创始人对社团活动用一个词概括“娱乐”,虽有失偏颇,但也许道出了绝大部分加入社团学生最终的收获与苦涩。推荐阅读《不要等到毕业以后》(张志 著),以及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(史蒂芬·柯维),大家会明白,大学真正的目标是什么?进而找到自身定位与努力方向。(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向老师借阅)

(3)课堂的枯燥无味

    这是被诟病最多的,也是造成(1)(2)能够继续起作用的主要原因。

(4)老师不认识学生,学生也不主动找老师

    由于居住地与学校之间的遥远距离,中国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在大学城或者乡下,而老师由于生活需要住在城市。教师来回跑,坐校车(或开车)上下班。下课后多问了两个问题,教师都必须考虑一下是否回答完后有校车坐。在教师没有安全感、学生太多的情况下,教师能够认识并有交流的学生比例很低,可能40课时的课程,能够认识20%的学生已经可以算是好老师。

    另一方面,12年一贯制的应试教育,扼杀了人的创造性与积极性,造就了“等、靠、要”的学生心理。不会主动的寻求教师与已实习毕业班学生(除非在校高年级学长有自身目标,否则尽可能避免咨询此类学长)的帮助,是学生身上存在的最大问题。

 

破解之道——从底层小事做起

(1)教师认识学生,并与学生交流

    可以开发一个“在线认人小游戏”,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,在玩游戏积分过程中,认识班级学生。游戏可以很简单:(a)显示一个学生相片,底下显示三个学生名字,老师选择其中一个,选对则积2分,选错扣1分;(b)根据错误概率,动态调整被显示的学生相片的概率。

    学校既然可以开展全校“拖拉机比赛(扑克牌游戏)”,也应该开始“教师认识学生”技能大比拼,选拔出认识100%学生的老师。相互认识,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的第一步。

(2)在校生茫然时请教有方

    大学主要任务是学习,在实践中学习。当我们遇到问题时,应该主动寻找身边人的帮助。应该主动靠拢身边优秀的人,同时主动引导身边(同宿舍)迷茫的人,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。

    请教的人,优先顺序是求学认真的人、老师、已经实习过的毕业班学生、已毕业学生。主动积极,一定可以解决问题。如博文吐糟外包公司。

(3)同伴教育。

    同龄人是最有说服力的伙伴。已经觉醒的同学(不管是大一、大二、还是大三)应该主动的帮助身边的同学、学弟学妹。其实已经有很多人在行动了。见骆宏(第二期宣讲会总结),乡下程序员(开发者协会 可能会无法成立)……

(4)学生主动争取自身权利,教师主动为学生争取权利。

    今晚和一大三学生交流了近3个小时(下次注意时间,交流最好是在意犹未尽时结束),其中提到如果班级同学住在同一个楼层,集中居住(指男生),那么李梓峰、汪晓航两位同学的影响示范作用会更大(两人分别为两个创新基地社团的负责人之一)。可惜30多个男生,被分配到了两栋楼,4个以上不同的楼层。学生是被见缝插针的安排进去的,这里有2个床位,ok,住两人;那里有4个空的床位,ok,住4人。新生与高年级杂住,弊多于利。

    学生虽然感觉不便,但很难有争取自身权利的活动。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,其实对学生长远的成长有很大影响。这时候应该是教师行动了,如海大的芭芭拉,一个纯粹的老师(见博文芭芭拉:感谢所有人,以及视频广州湾的荣誉居民)。如果有更多的芭芭拉这样的老师,学生的权益会得到更好的维护。